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金属材料研发创新、应用生产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铸造及机加工上市企业,以生产厚大断面球墨铸铁重大装备基础件见长,处于行业龙头地位。本期海天精工走进日月重工甘肃基地,探访一座城一群人的故事。

踏上茫茫戈壁滩,远眺,依稀看到绵延不断的祁连山环绕着这片阔土;近看,一望无垠的公路上大货车运送着忙碌。鳞次栉比的风车全年无休地运转,将清洁能源源源不断输送至中东部地区。这里正是我国风电资源储量最丰富、开发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——酒泉。

日月重工(甘肃)有限公司正坐落于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。源于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与酒泉市优质的地理资源,甘肃日月作为走出宁波的第一站,在酒泉拓土动工,仅仅经过8个月的建设,一座占地12万平方米的厂房便拔地而起,创造了令人惊叹的“日月速度”。

日月重工始于1984年,以生产常规小产品起家,伴随着业务的扩大与宁波本土企业海天进行合作,无论是注塑机模板,还是大型铸件零部件,日月重工经历了与海天共同发展成长的岁月,甚至海天的部分难件大件都与日月重工共同研发生产。

2014年,日月重工开辟了机加工业务,急需选购一批机床,作为合作伙伴的海天精工当仁不让成为首选对象,第一时间对接了配套生产的相关设备。甘肃日月运营副厂长柯洪国回忆道:“我们非常信任海天的品牌力,我们象山基地使用海天精工的机床情况就比较好,所以在甘肃基地也着重考虑了海天精工的龙门加工中心。”

甘肃日月主要生产配套陆上风机,包括风机的轮毂和底座,这就要求机床具备高刚性、强力切削、加工范围广的特性。厂区内8台海天精工大型重型龙门加工中心拥有超宽方滑枕、6米门宽,像稳固的磐石使加工过程运行稳定。甘肃日月生产副厂长蔡安强对此表达了赞赏:“海天精工龙门的滑枕宽度比一般的都大,达到了500×500,完全满足切削的刚性要求。”

对于龙门的稳定性,蔡安强深有感触,十年前象山基地的第一台海天精工十米龙门仍在稳定运行,且故障率极低。“海天精工设备故障率相较其他家要少很多,一直保持在2%以下,这是个非常好的数字,让我们的生产没有后顾之忧。”

2022年,甘肃日月建造时正值深冬,十二月的西北大雪纷飞,气候条件相当恶劣。为了保证现场设备的同步安装、赶上交付的工期,海天精工勇担重任,派出了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服务团队,与甘肃日月的员工们吃住在一起,甚至就地驻扎在集装箱内以便随时为客户服务。遇山开山,逢水架桥,海天精工全心全意为客户创造价值,见证了甘肃日月一期年产10万吨大型风电铸件制造及精加工项目从无到有的历程。

在采访中,甘肃日月生产副厂长蔡安强也不禁感叹:“当时正处于疫情期间,设备有限、人力有限,海天精工的兄弟们在第一时间赶到,帮我们在23年年底完成交付,服务真的十分到位。”完善周到的服务是守护客户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,海天精工急客户之所急,怀着使命必达的信念,助力客户每一次生产需要。

走出甘肃日月,我们看到了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的绝美景色,耀眼的落日为缓缓转动的大风车描上了一道金边。在国家“双碳”目标不断实施和推进的过程中,这群驻守在戈壁滩的拓荒者实实在在成为领路人,填补了酒泉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空缺。

“风光”无限好,扬帆正启航,新能源行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,海天精工将和日月重工一起形成产业内互补、产业链协同的发展体系,为我国“绿色产业”的深化持续发力。